2025年3月26日,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,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(IF:69.504)发表了题为“Macrophages harness hepatocyte glutamate to boost liver regeneration”的研究性论文。该研究首次发现谷氨酸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代谢促进肝脏再生的机制。研究显示,非常规的RPB5前折叠蛋白相互作用物1(URI1)通过调节谷氨酰胺合成酶(GS)的活性,影响肝脏再生,当URI1在肝脏中被耗尽时,会导致谷氨酸水平上升,谷氨酸会重新编程巨噬细胞的代谢,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生长因子,进而促进肝细胞增殖和肝脏再生。

Nature-20250326-Paper

众所周知,肝脏再生是通过肝细胞的增殖实现的。肝细胞产生一种名为谷氨酰胺合成酶(GS)的蛋白质,它能调节谷氨酸水平,在再生中发挥关键作用。研究人员发现,当谷氨酰胺合成酶被抑制时,血液循环中的谷氨酸含量会增加,从而加速肝脏再生。当肝脏受到急性损伤时,就会出现这种情况: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降低,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增加,并由此与骨髓建立连接,通过血液,谷氨酸到达骨髓,进而在那里激活单核细胞,然后单核细胞会到达肝脏,并在此过程中变成巨噬细胞。非常规的RPB5前折叠蛋白相互作用物1(URI1),它与肝周细胞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(GS)共定位、结合并激活谷氨酰胺合成酶(GS)。小鼠肝周肝细胞中基因GS或URI1的缺失会增加循环谷氨酸水平,从而加速三分之二肝切除后的肝脏再生。相反,小鼠肝细胞URI1的过度表达会阻碍肝脏恢复,而通过补充谷氨酸或基因GS缺失可以逆转这一现象。谷氨酸代谢可重新编程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,稳定HIF1α,后者转录激活WNT3,从而促进YAP1依赖的肝细胞增殖,促进肝脏再生。URI1对谷氨酸合成酶的调节是一种维持谷氨酸水平最佳状态的机制,可能根据人体内稳态和营养供应对肝脏生长进行时空微调。因此,在急性和慢性损伤模型中,包括谷氨酸水平低的肝硬化小鼠、肝切除术后早期死亡的小鼠以及接受90%肝切除术的小鼠,谷氨酸的补充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存活。此外,URI1和GS在人肝细胞中的表达与免疫细胞中的WNT3在肝病各阶段均相关。因此,补充谷氨酸可以支持肝再生,使等待移植或肝切除术后恢复的患者受益。

Nature-20250326-Data1

补充谷氨酸治疗急性、慢性肝损伤作用

在四氯化碳(CCL4)诱导的动物肝损伤模型中,无论是急性肝损伤还是慢性肝损伤,谷氨酸补充(1%浓度)都可以增强肝细胞增殖,并延长了生存期。将谷氨酸治疗与门体分流术相结合,在小鼠90%肝切除术模型中,可以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增殖率,缩短肝脏再生时间,恢复完整的肝功能并防止衰竭。

总之,结果表明,URI1通过调节GS活性来控制谷氨酸水平,肝脏和骨髓通过谷氨酸建立连接。谷氨酸通过血液到达骨髓,并激活其中的单核细胞。随后,单核细胞进入肝脏,并在此过程中转变为巨噬细胞。肝脏再生是由骨髓中被谷氨酸激活的单核细胞衍生巨噬细胞促进的,也是必需的。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肝脏再生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,还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。



原始文献

Rigual, M.d.M., Angulo-Aguado, M., Zagorac, S. et al. Macrophages harness hepatocyte glutamate to boost liver regeneration. Nature (2025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5-08778-6